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上获悉,安徽省充分发挥皖北八市广袤的地域空间、丰富的资源和市场优势,坚持种养一块抓、粮肉一块抓、头尾一块抓,做好“粮头食尾”“畜头肉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大文章,加快建设结构合理、链条完整、布局优化、规模巨大的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,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高质量发展股票安全配资,构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今年以来,皖北各地组建“大兵团”、实行“阵地战”,截至6月底,品质粮食、优质蛋白、绿色果蔬、徽派预制菜、功能食品等皖北绿色食品五大产业集群新增“双招双引”项目774个、投资总额1731.43亿元。在项目牵引拉动下,上半年皖北五大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1445亿元,同比增长13.4%。全椒小龙虾、淮南牛肉汤、符离集烧鸡、亳州药膳、怀远糯稻、灵璧食用菌等细分领域产业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。
安徽省建立了由省直相关单位、皖北八市、龙头企业、重点科研院所、绿色食品商协会共同参与的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智慧系统。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谋划“三个100”计划,即推介100个重点招商项目、省市县联动拜访100家行业领军企业、邀请100家行业头部企业来皖考察。在省里五大产业集群、17个细分赛道总体布局下,各地进一步明确产业序列清单和发展规划。蚌埠市怀远县主攻糯稻全产业链建设,目前产值突破100亿元,成为全国糯稻市场的风向标。淮北市烈山区因地制宜发展石榴产业,从石榴采摘、石榴果汁、石榴酒的生产,再到石榴文化旅游,多种“吃法”促进一、二、三产融合。
皖北各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坚持遵循市场规律,研判市场需求,调整完善生产体系。滁州经开区按照“龙头企业—产业链—产业集群—产业业态”的产业发展规律,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建链、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集聚各类食品企业100余家,其中规上企业31家。

目前,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已形成“目标在高端”“活力在流量”“生机在品牌”“未来在科技”等显著特点。五河县开发氮气锁鲜包装手撕鸭脖、单品年销售过亿元;霍邱县鹅肝产量占全国1/3以上;太和县仅“太板一号”一家电商公司合作的网红达人就有近1000人;亳州市花草茶占据网销八成市场,近百家企业加入“亳州养生”品牌;六安市打造“皖西白鹅”区域公用品牌,羽绒及制品经营主体1000家以上;“徽牛云”数智平台让每头牛都拥有一个电子身份证,实现养殖交易全程溯源。
皖北八市将立足安徽省全域,形成“集群在皖北、链条联全省”的“大皖北”产业矩阵,同时遵循市场规律,形成地方政府统筹协调服务、“头部企业+科研院所+产业基金+经营主体+园区(基地)+集体组织+农民群众”联合联动“大兵团”作战模式,集中最优势兵力攻坚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,为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作出新贡献。
举报 相关阅读 1周长三角|上半年GDP十强城市长三角占四席;江苏等地叫停房贷“返点”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、新动向
昨天 10:22 啤酒行业:如何酿造绿色未来?丨ESGing·解报告本文从ESG视角出发,探究了啤酒行业在绿色可持续、水资源管理、零碳排放、绿色包装与循环经济、促进消费与推广理性饮酒理念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趋势,指出尽管面临挑战,啤酒行业在ESG表现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值得肯定,未来需要继续加强环境保护、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努力,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向发展。
08-02 16:59 安徽:上半年规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1.1%,增速居全国第六其中,6月份规上工业利润增长25.5%,增速比5月份加快13.7个百分点、比全国高21.9个百分点。
08-02 15:05 安徽召开光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会,现场签订意向合同金额27.5亿元举办供需对接会,可以全力促成安徽省光储产业链供给与需求、细分和集成、配套和终端的协同合作。
07-30 21:13 上半年徽商回归项目资金增速强劲,同比增长83.7%今年上半年,安徽省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489个股票安全配资,实际到位资金720.0亿元,同比增长83.7%。
07-30 16:0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